亚洲a级在线观看|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在线看片网站,欧美激情狂野,91视频社区,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SZSE:002741
新聞資訊
NEWS
企業新聞Corporate News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新聞
2013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及2014年形勢分析
信息來源:2014-07-09

    2013年,是我國全面落實“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的關鍵一年,也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積極培育信息消費、云計算等新興和熱點領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產品與市場結構,全面深化轉型升級,產業整體運行呈現平穩態勢,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效益規模穩步提升,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為提高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和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持續提高。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

一、2013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回顧

(一)產業規模穩步擴大

    2013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總規模達到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23.4%。

(二)產業增速保持領先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高于同期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行業收入、利潤總額和稅金占工業總體比重分別達到9.1%、6.6%和4.0%,其中利潤總額和稅金增速分別達到21.1%和19.1%,明顯高于工業12.2%和11.0%的平均水平,電子信息制造業在工業經濟中保持領先地位,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三)產業投資緩慢增長

    2013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0828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比上年提高7.2個百分點,但仍低于同期工業投資增速4.9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6749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比上年回落11.7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7 9 4 9 個,同比增長5.0%,增速比上年回落3.3個百分點。

(四)外貿增速高位趨穩

    2013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33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增速高于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水平4.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8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9%,高于全國外貿出口增速4.0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出口比重達到35.3%,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51.1%。進口5495億美元,同比增長12.4%,高于全國外貿進口增速5.1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進口比重達到28.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進口增長的貢獻率為45.7%。從全年進出口走勢來看,呈逐步趨穩態勢。

(五)效益規模繼續擴張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主要效益指標穩步增長,實現銷售收入93202億元,同比增長10.4%,利潤總額4152億元,同比增長21.1%,稅金總額1845億元,同比增長19.1%。從效益水平看,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銷售利潤率為4.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但低于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為88.6元,比工業平均水平高3.3元,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壓力較大,盈利水平偏低。 

(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1、融合化趨勢日益凸顯

    一是軟硬比例趨于協調。2013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軟件業收入比重達到25.0%,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二是軟硬融合步伐加快。隨著產業發展層次的不斷提高,純粹的硬件設備越來越少見,絕大多數硬件都含有嵌入式軟件、平臺軟件或應用軟件,硬件設備的價值越來越多的取決于其中軟件產品的價值技術含量。以彩電為例,創維、海信、長虹等主要廠商通過組織力量研發配套軟件,或與軟件企業開展合作,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同時,軟件企業及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涉足硬件制造領域,如樂視網推出電視產品,奇虎360推出隨身WiFi設備等。

2、內銷市場地位提高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內銷產值45373億元,同比增長18.4%%,高于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45819億元,同比增長4.9%,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全年來看,內銷產值增速始終領先于外銷產值增速,所占比重達到48.3%,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

3、內資企業實力提升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中,內資企業實現銷售產值30975億元,同比增長18.5%,高于行業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實現銷售產值62917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低于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內資企業銷售產值比重達到33.0%,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4、產業轉移有序推進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中,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實現銷售產值10208和7659億元,同比增長28.0%和28.9%,增速高于平均水平17.0和17.9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銷售產值比重達到19.0%,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核心基礎領域有待突破

    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在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及電子設備等基礎領域實現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和突破。電子材料方面,我國在壓電晶體、磁性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等關鍵電子材料領域研發投入薄弱,技術水平落后,大量依賴進口。電子元器件方面,我國電子元器件普遍比日本產品的價格便宜50%,電阻器、加熱器、連接器等通用零部件價格,甚至不足日本廠商的1/10。我國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中芯國際45nm/40nm技術量產,但僅占其收入的1%左右;而同時,國際集成電路產業已全面進入28nm/22nm時代;我國工藝技術落后國際水平兩個世代。基礎領域一直以來就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短板,而基礎產業恰恰又是電子信息產業的靈魂,基礎環節的缺失嚴重影響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我國在基礎領域的研發、創新和突破任重道遠,亟待給予扶持,加強創新動力、完善創新環境。

(二)軟件服務創新力度不足

    雖然我國手機產量接近全球出貨量的70%,但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方面,全球市場90%的份額被美國出品的蘋果IOS、谷歌安卓和微軟Windows所瓜分。我國PC產量占全球出貨量比重超過90%,而在PC操作系統方面,windows占92%,Mac占7%,Linux占1%,同樣是被美國企業完全占領。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我國尚未掌握大型工控軟件的核心技術,基礎軟件基本依賴進口。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天河一號”計算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在應用方面,發達國家的某些課題應用軟件可使用到超級計算機中數萬個CPU,而我國目前的應用軟件項目僅能使用到上千個CPU,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而缺乏能發揮其功效的軟件,是我國超級計算機發展中面臨的尷尬局面。從一些新興領域來看,以云計算為例,2013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47億元人民幣,占全球比重不足1%??梢钥闯觯m然我國目前已是電子制造大國,但軟件配套和服務模式創新仍與國際水平相比均存在較大差距,亟待引起重視。

 

三、2014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勢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為擺脫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困境,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力圖憑借自身在科技創新、高端人才、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優勢重振制造業,搶占高端制造市場并不斷擴大競爭優勢。美國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先進制造伙伴計劃》等發展規劃,德國政府推出了“ 工業4.0”戰略,歐盟國家提出了“再制造化”的發展目標。與此同時,一些后發國家依靠資源和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地位帶來沖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國際市場日益面臨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擠壓。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給產業發展帶來的既有挑戰,也有機遇,使我們不能再走依靠投資、規模和出口的老路,必須逐步向創新驅動、效益拉動、內需帶動的方向轉變。

    從國內看,目前我國正處在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關鍵時期,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方面,我國制造業規模超過美國躍升到世界第一,隨著規模進一步擴大和潛在增長率下移,保持過去兩位數增長的條件已不存在。另一方面,我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發展方式粗放,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仍處于加工制造的中低端環節,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從產業發展的具體環境來看,既面臨成本優勢逐步消退、新增長點仍在培育、骨干企業綜合競爭實力較弱等挑戰,又有信息消費、物聯網、云計算、第四代移動通信等領域快速發展以及結構調整不斷深化等積極因素。

    總的來看,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條件并存。針對復雜嚴峻形勢,需要及時調整監測分析的坐標和尺度,以新的視角去觀察產業經濟運行、研判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一方面,我們要立足優勢,堅定信心,最大限度地用好有利條件,進一步鞏固產業穩定增長的基礎,使產業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高度重視產業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下行壓力,最大程度地化解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

光華科技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18023756號 粵公網安備 44051102000810號
光華科技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18023756號 粵公網安備 4405110200081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当阳市| 临洮县| 富源县| 昌邑市| 金堂县| 秭归县| 阿拉善右旗| 镇康县| 二连浩特市| 哈巴河县| 建始县| 临桂县| 理塘县| 台江县| 凌云县| 南城县| 安平县| 紫阳县| 广河县| 乐清市| 独山县| 龙井市| 子长县| 德惠市| 芮城县| 台北市| 乌兰察布市| 凯里市| 晋宁县| 全南县| 沈阳市| 新平| 鄂州市| 陵水| 商南县| 六枝特区| 定西市| 浮山县| 南华县| 莆田市|